越摆烂战力越飙?连续2年大出清配资宝,这支球队新赛季仍握4名国手
广州男篮这两年干的事儿,怎么看都有点反常识。连续两个休赛期清空主力,一边甩卖核心,一边继续“重建”,可偏偏这么折腾下来,阵容看上去反而更硬了。
时间拉回到2023–24赛季,那会儿的广州队还有崔永熙、祝铭震、陈盈骏、郭凯、焦泊乔这些响当当的名字,结果硬是打进了季后赛。可惜好景不长,随着财政压力上头,球队从去年就开始陆续出清主力,一波操作猛如虎,看着像是彻底摆烂的节奏。
但事与愿违,换了一身新皮的广州,愣是没掉到底。上赛季最终排第15位,没进季后赛但也没垫底,在一帮新人带动下,球队居然还保持了点竞争力。
这股子“越换人越能打”的风配资宝,今年继续上演。焦泊乔、崔永熙、于米提三人被交易清空,看似又是一轮洗牌。但收进来的陈国豪和徐昕,可不是凑数的角色。两人都曾进过国家队集训名单,一个低位抓板稳,一个护框抢空接,正好补上广州最缺的内线短板。
展开剩余72%崔永熙上赛季其实就没有为广州打过比赛,等于人早就不在系统里;焦泊乔虽然打出代表作,但“玻璃体质”让他出勤率始终成问题。换句话说,这俩人走了,影响远没表面看得那么大。
反倒是陈国豪和徐昕的加入,立马把内线拉出层次感。配合还在阵中的郭艾伦,以及刚打完亚洲杯、状态热乎的李祥波,再加上米切尔这个“带娃型”教练继续留任,新赛季的广州,已经有了四名国手在阵中。
别看名字换了一大半,底子其实没散。郭艾伦的存在,仍然是这支队伍的下限保障。上赛季他只打了11场,场均15.7分、3.3篮板、5.7助攻。有几场硬仗直接拉满——比如对北控砍下40分,打山西也有27+6+12的表现。只要他身体撑得住,广州整个节奏就能提起来。
而且别忘了,休赛期他们还从山西租来张文杰。这名高中联赛MVP,早在校园就以爆炸得分能力闻名配资宝,在山西没什么机会,在广州这种敢放手让年轻人冲的环境,反倒是他施展拳脚的起点。
别看广州上赛季没进季后赛,但靠一帮几乎没有CBA经验的球员都能打到第15名,这说明米切尔的调教能力确实不一般。他能把一群“刚毕业”的小伙子练出战斗力,那些有过集训背景的新援,融合进系统反而更快。
从这个角度看,广州现在的定位不再是“摆烂队”,更像是“养成系黑马”。只要郭艾伦保持健康,再找几位靠谱外援补位,想冲进季后赛边缘(13–14名),并不夸张。
另外,广州这两年形成的“清仓换潜力股”策略,也在慢慢转化为成果。表面看主力卖得凶,其实换回来的一堆球员都在一条成长曲线上。国手级别的硬件加上没有急功近利的战绩压力,这正是年轻球员最容易打出质变的土壤。
当然,这支队伍的风险点也很明显——郭艾伦的健康状况。他是目前队内唯一有能力在关键时刻控住节奏的人,一旦再度伤停,年轻球员能不能顶得上来,是个大问号。
但只要核心不倒,广州的这套“以换养战”的打法,确实有点意思。既不陷入“老将负重”的死循环,也不单纯靠摆烂拿签,反而通过交易和培养不断刷出新战力。
说实话,要不是他们财政吃紧,真有点像CBA版的“穷人豪赌模式”。连着两年清人,阵容反而愈战愈强,这种操作放在别的队,可能早就崩了。可广州偏偏撑住了,而且还撑出了希望。
现在的广州,既有四名国手当核心,也有一群能跑能跳的年轻人冲击轮换。只要在外援市场稍微赌对一把,这支一直被看轻的队伍,没准真能往上窜一窜。
看似“摆烂”的背后配资宝,其实是一次次主动换血的结果。广州不是在等天赋兑现,而是在用实际操作筛选资源、打造体系。不吵不闹,也没口号,但一整个队伍,正悄悄往更深的水域游去。
发布于:广西壮族自治区盛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